2010年11月28日 星期日

IMF紓困 愛爾蘭媒體自嘲成全球笑柄

IMF紓困 愛爾蘭媒體自嘲成全球笑柄

  • 2010-11-26
  • 中國時報
  • 【江靜玲/都柏林報導】
▲一群愛爾蘭新芬黨的支持者,24日在都柏林政府大樓外示威抗議。(美聯社)  ▲一群愛爾蘭新芬黨的支持者,24日在都柏林政府大樓外示威抗議。(美聯社)
     地處北大西洋的蕞爾島國愛爾蘭,從來沒有經歷過這麼多國際媒體同時湧入的陣仗。都柏林總理府前,英國BBC、美國CNN到阿拉伯的半島衛星電視台,世界主要媒體的採訪車全天守候。夾雜在其間的愛爾蘭媒體自嘲道:「這次,我們真的成了全球笑柄!」
     一九九○年代以來,愛爾蘭從歐洲邊緣小島躍上歐盟中心,從窮國成為歐洲經濟成長最快的「凱爾特之虎」,成為歐洲小國轉型的楷模。
     然而,二○○八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愛爾蘭卻是歐元區率先陷入衰退的國家,如今必須接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紓困。面對此一情境,羞辱和憤怒是愛爾蘭人的普遍感受。
     遭到這一波全球經濟海嘯衝擊的不只是愛爾蘭而已,為什麼愛爾蘭會如此一蹶不振?愛爾蘭經濟社會研究所(ESRI)資深專家費茲傑羅指出,最直接的原因是房地產泡沫和政府對銀行的信貸擔保。
     愛爾蘭政府二○○八年對銀行信貸的擔保,有效期到二○一一年。愛爾蘭政府若無力兌現,與愛爾蘭銀行關係密切的葡萄牙、西班牙和義大利,都將陷入危境。
     「這是歐盟和IMF那麼積極介入愛爾蘭經濟危機的主因。」愛爾蘭商業勞工總會(IBEC)首席經濟分析師歐布萊恩說,「否則誰會在意人口只有四百四十萬的小愛爾蘭?」
     歐布萊恩強調,愛爾蘭的經濟模式沒有問題,問題出在銀行體系和政府的金融政策,他預估愛爾蘭經濟明年將呈現成長。費茲傑羅也認為,未來五年到六年間,愛爾蘭經濟可重新步入穩健。
     但專家的樂觀,不足以平服百姓對國家從雲端戲劇性跌下來,受到的驚嚇與憤怒。《愛爾蘭時報》總編輯莫塔和財經版編輯奧圖一致認為,這次的傷痛經驗,是改變愛爾蘭傳統政治文化的關鍵時刻與機會。
     「讓IMF進來,讓羞辱感教導我們重新思考我們的裙帶政治文化和道德標準。」莫塔指出,愛爾蘭人的當務之急,是重新思考如何藉著這個機會,建立新的政治文化。
     愛爾蘭的經濟奇蹟結束了,舞台落幕,表演終結,從現在開始,愛爾蘭必需學習再成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