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潑「中國大媽」冷水 林毅夫:金價將再暴跌

潑「中國大媽」冷水 林毅夫:金價將再暴跌
「中國大媽」近期瘋狂搶購黃金,但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世界銀行前副行長林毅夫警告,歐美股市泡沫已經超過2008年,黃金等大宗商品將會再次暴跌,其根源是發達國家的貨幣寬鬆政策。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林毅夫日前在北京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主辦的金融家大講堂上表示,目前包括日本在內的不少發達國家負債率太高,例如日本負債率已占到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30%。
林毅夫說,這些國家為了降低政府借新債及還舊債的成本,必會推行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目前為止,很多歐美國家的利率已接近零。更糟的是,這種接近零利率的政策可能形成「新常態」。
他認為,歐美股市持續大漲就是貨幣寬鬆的結果,而非源於實體經濟的改善,存在泡沫。「現在道瓊指數已超過2008年的水準,2008年有泡沫,大家都知道,而現在實體經濟比2008年時還要弱,在這種狀況下,股票市場超過2008年不是代表更大的泡沫嗎?」
林毅夫認為,市場泡沫形成後,投機者往往過於敏感,導致市場大幅波動。「投機者對任何資訊都會做出巨大反應。只要有一點利空消息,股票一下就會跌很多;如果利多消息出來,由於資金價格低,股票也會漲很多。」
林毅夫表示,像黃金這樣,短時期內大跌20%的現象,可能會持續發生在股市或者其它商品市場。
林毅夫還指出,過度的流動性導致資金可能流入資本帳戶沒有管制、實體經濟表現較好的發展中國家,大量資金流入會造成這些國家的貨幣升值、出口競爭力減弱、實體經濟將受影響。後國際炒家又會開始唱空,大量拋售將再度導致資金大量流出,給這些國家帶來宏觀管理上的巨大挑戰。
【2013/05/04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潑「中國大媽」冷水 林毅夫:金價將再暴跌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874428.shtml#ixzz2SHSZUzpa
Power By udn.com 

2013年5月2日 星期四

盤後資料 1020502




外資借券餘額:    466.0/  453.7
融券張數:       281,393/  247,966
融資餘額:           1,776/      1,777 E

自營進出:     46     38 E
投信進出     13     18 E
外資進出:   279    200 E
-------------------------------------------------
                      339    256 E  (68%)

======================================================
台股期貨        
自營商 :       9366口         151.6          55.7 E           8068
外資    :      48218口         782.6        380.1 E           8104

台指選擇權          
自營商 :   220468            8.4           1.2 E
外資     :   234071口          10.5           4.4 E

力晶從叱吒風雲 到黯然落幕

力晶從叱吒風雲 到黯然落幕
力晶科技由力捷精英集團、日本三菱電機和日本兼松商社等企業共同出資,於1994年12月在新竹科學園區成立,主要業務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產品的研發和產銷。
1998年力晶以科技類股票在台灣掛牌上櫃,1999年發行全球存託憑證,成為我國第一家在盧森堡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上櫃公司。
力晶自創設伊始,即與日系半導體廠商密切合作。
1998年時,力晶因製程技術落後其他競爭對手,亟欲透過新台幣63億元現金增資,導入當時最先進的0.18微米製程。
1999年市場盛傳聯電有意入股力晶,讓力晶董事長黃崇仁產生戒心,因而求助於台積電。
引資世界 三方互利
1999年6月,台積電轉投資的世界先進斥資27億元買入三菱電機和兼松商社釋出的11%力晶股權。
透過事先約定,力晶和世界先進共同接受了三菱電機移轉的0.18微米製程技術,不但解決了三菱電機產能空缺的問題,力晶和世界先進也取得了關鍵技術來源,而力晶更獲得了世界先進的資金挹注,三家公司共利互贏。
可惜,世界先進於4年後開始轉型把業務重心移往晶圓代工,退出力晶董事會,並陸續出脫手中力晶持股。
2002年10月,力晶與日本爾必達締結策略聯盟,展開了長期合作關係。爾必達是於1999年由日本NEC與日立公司將旗下DRAM部門切割合併而組成,2003年4月又合併了三菱電機的DRAM部門,成為日本碩果僅存的DRAM廠商。
爾必達在力晶持股極少,但於2005年時因為力晶大股東的禮讓而取得一席董事,進一步加強雙方的經營夥伴關係。
2006年12月,力晶與爾必達宣布在台合組瑞晶電子,由力晶與爾必達各持一半股權,規劃5年內在中部科學園區興建四座月產6萬片的12吋晶圓廠,總投資金額高達4,500億元。
入股旺宏 徒惹風波
力晶當時在中科興建中的12吋晶圓廠也由瑞晶收購,而力晶因興建中科廠獲准享受的5年免稅優惠和投資抵減優惠,尚未抵用的部分也將一併轉由瑞晶享受,創子公司透過收購資產而得以享受母公司未抵用租稅優惠的首例。
2006年初,力晶宣布以53億元買下旺宏電子的12吋晶圓廠房,雙方將共同進行90奈米以下快閃記憶體先進製程的合作。
同時,力晶也開始大買旺宏股票,到2007年3月時已持有旺宏逾5%股權,成為旺宏最大法人股東。雖然力晶一再強調買進旺宏股票純屬投資考量,但卻在旺宏董監改選前推出了董監候選人名單,表現了想要拿下旺宏過半董監席次的企圖心。
旺宏遭受突襲,公司派強烈反對力晶入主,雙方展開了委託書大戰。
2007年6月29日旺宏股東會改選董監,力晶只取得2董1監,旺宏公司派大獲全勝。
旺宏並修改章程增訂了所謂「排力晶條款」,要求力晶及其董事在自行或指派他人擔任旺宏董事期間,不得不當使用或洩漏旺宏資訊;更且,力晶各企業若與旺宏有任何交易,都須先經力晶以外的其他出席股東過半數同意。
力晶嗣後雖提起確認董事會決議無效之訴,但在新竹地院判決敗訴後並未上訴,反而出售旺宏持股退場,顯然不願纏戰。
2008年,由於DRAM價格快速走跌,同時又爆發了全球金融海嘯與經濟衰退危機,世界DRAM產業普遍嚴重虧損,陷入資金不足的營運困境。經濟部乃出面推動DRAM產業整併,並規劃動用國發基金協助業者紓困。
當時,與力晶和瑞晶合作的爾必達,以及與南科和華亞科合作的美國美光,也都表達高度的參與意願,各個業者也都提出紓困與整併的建議方案。
可惜,因各家公司意見紛歧,朝野舉棋不定,等到2009年7月經濟部宣布「DRAM產業再造方案」時,已經錯過最佳契機。
DRAM產業 欲振乏力
2009年11月,立法院經濟委員會決議要求經濟部停止「DRAM產業再造方案」的推動計畫,我國DRAM產業整併紓困的努力正式破局,白忙一場,回到原點。
2011年底,爾必達突然傳出財務吃緊無力償債的消息,2012年1月爾必達向日本政府和銀行團提出重整計畫,2月並向日本法院聲請破產保護。
2012年7月美光宣布將收購爾必達,總金額逾844億元,現正與爾必達債權人及日本法院商談進行中。若順利完成,美光將掌控全球三成多的DRAM產能,超越海力士而成為僅次於三星的世界第二大DRAM廠商。
美光收購爾必達後,也將取得爾必達手中的瑞晶持股。為了確保經營主導權,美光也與力晶達成協議,讓美光確定整併爾必達時,以約97億元總價收購力晶手中的24%瑞晶持股,成交後美光總共將持有瑞晶約89%股權。
2012年12月,力晶因淨值轉負,股票從櫃買中心下櫃。2013年2月,力晶將其12吋晶圓廠P3的大部分設備賣給全球第二大晶圓代工廠新加坡的格羅方德。在格羅方德將P3設備移出後,力晶將只剩下P1及P2廠約月產8萬片的產能,並將專注於代工業務,至於標準型DRAM產能則將從力晶完全消失。
力晶叱吒風雲多年,但最後還是挺不過產業景氣的衰退和技術夥伴的崩盤,黯然落幕下台,令人惋惜。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事務所立場。本專欄每周四刊登)
【2013/05/01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力晶從叱吒風雲 到黯然落幕 | 商業企管 | 財經產業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11/7869145.shtml#ixzz2S9NASsvE
Power By udn.com 

2013年5月1日 星期三

盤後資料 1020430




外資借券餘額:    461.4/  453.7
融券張數:       272,297/  247,966
融資餘額:           1,768/      1,777 E

自營進出:     45     34 E
投信進出:     22     20 E
外資進出:   347    243 E
-------------------------------------------------
                      416    298 E  (73%)

======================================================
台股期貨        
自營商 :       8731口         140.9          53.2 E           8044
外資    :      44652口         722.8        325.9 E           8086

台指選擇權          
自營商 :   258013            8.4           1.0 E
外資     :   223994口            9.7           3.8 E

洪三雄:檢討證所稅 找回台股活水

洪三雄:檢討證所稅 找回台股活水
文╱洪三雄(國票證券董事長)
稅收減少、股民失血、外資影響力大增
日前,監察院以「行政院及財政部於一○一年修法復徵證所稅期間,造成股市市值大量蒸發,證交稅大幅短收,嚴重影響國家財政收入,且我國資金因而鉅額外流」、「與民意不符」而提案糾正。
事實上,台股量能自去年二月創下波段高峰以來,單日成交均值皆盤旋在六○○至八○○億元之間,始終難站穩正常的千億水準。如將觀察期間拉長,其趨勢更令人對台灣資本市場深感憂慮,但只要勇於檢討,找出根源、對症下藥,相信也不難重回過去的股市榮景。
稅交稅短收五五○億
談到股市低迷的原因,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能不先論及去年初財政部所拋出的證所稅議題。由於這是馬政府二次執政後的財經班底,為了開拓財源所大力推動的政策與立法,因此當監察院要求主管機關的官員「確實檢討改善」,社會大眾莫不屏息以待。
經過監察院的驗證,此一政策顯然未對政府稅收帶來預期的助益,反而弊多於利。簡言之:其一,台股日成交值不僅低於正常水準,其萎縮程度遠較其他國家嚴重。其二,上市櫃公司總市值鉅量蒸發。其三,一○一年全年對外證券投資創金融海嘯以來最大流出。其四,從證券市場交易結構百分比觀之,本國法人及自然人之交易量嚴重萎縮,造成外國法人成交值明顯增加。其五,一○一年全年證交稅收較預算短收近五五○億元。
雖然,一些財經專家將台股低迷的原因歸咎於核四公投、歐債或東北亞局勢緊張等總體因素。不過不能忽略的是,當下的低利寬鬆環境幾乎是前所未見,衡諸常理,投資人對於兼具流動性與回報率的股票投資理應前仆後繼,尤其美、歐等國際股市此時紛紛創了波段新高,台股豈會獨自憔悴?其中原因,政府當局不得不察。
外資呼風喚雨,喊漲喊跌
本文進而略從台股參與者的結構化,來診斷證所稅對股市的影響。倘若以交易總額扣除三大法人交易金額後之餘額做為「內資」的定義,可以發現,在證所稅議題延燒之後,內資占市場的交易比重即自七八%驟降至六九至七○%左右。與此同時,內資融資餘額,亦自最高峰的二一五○億元持續下降至目前約一七○○億元的水位。可見民間參與台股的意願,確實正因證所稅課徵而減低。
內資的退場,等同於台股結構中法人交易的比重增加,伴隨台股量能回落,「外資」之於台股恐怕愈來愈擁有載舟覆舟的能力。以去年年初至今台股四次較大波段的跌勢為例,無論國內投信及自營是站在買方或賣方,外資均為賣超,其中去年三月起台股大跌一五%之際,外資共賣超近一四○○億,其規模約當同期投信加自營的二十九倍之多,令人咋舌。同一年度,台股於七月、十一月兩次分別反彈九%與一三%,一樣也都由外資埋單,合計兩次買超均超過一四○○億元,對照同期間自營小買,投信甚至逆勢賣超的局面,即可清楚窺見外資左右台股市場大局的程度,已不容小覷。
國內券商經紀業務受排擠
再者,外資對於台股的影響力,也直接嘉惠了外資券商的市占率。依去年一月至今年二月的統計數據,包括美林、摩根士丹利等十五家外資券商,其經紀市占率已由二○‧九%爬升至二四‧二%,反之,同期間國內券商經紀業務派餅則明顯受到排擠。可見證所稅的政策,不只摧殘股市量能,也拖累台灣的證券業,實不可等閒視之。
最後,此刻值得朝野深省的是,行政院於九七、九八年間成立「賦改會」,早已就「資本利得課稅」做成決議:「短期以維持現狀亦即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為宜。中長期,自然人暫不考慮恢復課徵證所稅。法人部分可研議是否由其自行選擇拋棄免稅制度,俟時機成熟後,再逐步適度恢復法人課徵證所稅。」因此,在證所稅由行政院去年提案復徵屆滿周年之際,執政者實有責任重新檢討證所稅的合宜性,並提出治本之道,以期找回台股的活水。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364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2013年4月29日 星期一

盤後資料 1020429




外資借券餘額:    457.2/  453.7
融券張數:       262,504/  247,966
融資餘額:           1,771/      1,777 E

自營進出:     30     28 E
投信進出:     16     21 E
外資進出:   255    148 E
-------------------------------------------------
                      302    198 E  (70%)

======================================================
台股期貨        
自營商 :       8713口         139.3          71.5 E           7956
外資    :      45568口         730.6        343.6 E           8009

台指選擇權          
自營商 :   239118            7.3           1.2 E
外資     :   226087口            8.4           2.7 E

2013年4月28日 星期日

102年04月第4週 (102422~102426) 市場摘要

免責聲明:


此網站 所有資料純屬本人交易記錄及本人有興趣之資料 
此網站上所標明之股票亦未表示是本人有買賣之股票
此網站 任何評論所包含之資料及意見僅供參考 

本人並沒有推薦各位買進或操作之意圖 
請勿當作您操作的唯一依據
任何瀏覽網站的人士須自行承擔一切風險

盤勢觀測:
    本週大盤走,週五收在 8022
                                週成交量約 366.0

    資券變化:融資餘額        1777 E
                        融餘額     247966

    自營本週在現貨超  06E。 (03月累計   41.0E  04月累計   26.8E)
    投信本週在現貨超  34E。 (03月累計 101.2E  04月累計超   73.2E)
    外資本週在現貨超172E。 (03月累計 308.8E  04月累計   84.9E)

    外資台股期貨:       布單   39891口    637 E
    外資台指選擇權:   布單 224428口        8 E
    外資借券餘額:                   435.3萬

    自營台股期貨:       布單     7533口    120E
    自營台指選擇權:   布單 227068口        6E           

集中/台灣50週線:



盤後資料 1020426




外資借券餘額:    453.7/  435.3
融券張數:       247,966/  195,908
融資餘額:           1,777/      1,755 E

自營進出:     35     42 E
投信進出:     18     25 E
外資進出:   254    201 E
-------------------------------------------------
                      308    268 E  (64%)

======================================================
台股期貨        
自營商 :       7533口         120.0          38.5 E           7967
外資    :      39891口         637.7        266.4 E           7993

台指選擇權          
自營商 :   227068            6.8           1.0 E
外資     :   224428口            8.0           2.3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