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日 星期日

〈台股青紅燈〉房地產亮黃燈

〈台股青紅燈〉房地產亮黃燈

最近房地產市場有些現象值得討論深思,一是華人首富李嘉誠大舉出脫房地產,一是中國中央可能會對房產開發商追稅,以切斷開發商的資金鏈。

華人首富李嘉誠在11月密集出售香港太平山二棟豪宅,一共套現2.8億港元;若再加上先前出售上海等地的商業中心與大樓,李嘉誠已自房地產市場抽離171億港元。

李嘉誠的動作,引起市場議論,認為是房地產即將泡沫的徵兆,同時也引發中國大房產開發商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跟進,脫手位於上海市區內的3個商業大樓開發案。

另一個不尋常的事件,是中國中央電視台24日報導,2005年至2012年間,中國45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應交而未交的土地增值稅總額超過人民幣3.8兆元,報導同時出示一張清單,洋洋灑灑地列出45家開發商的欠稅明細,上述的SOHO公司,就排在第一位。

中央台還很有意思地援引中國科學院社會發展與公務創新研究部部長康小明的話稱,這件事,數額確實是太嚇人了,如果能把房地產企業欠繳的土地增值稅及時足額地徵繳回來,那麼很多開發商的資金鏈應該會被切斷。


中央台不會那麼無聊,報導一宗閒扯淡的新聞,中央台也從來不會這樣做,一般解讀,是中國中央要對房地產商動手的前兆,這3.8兆人民幣,若真的追討起來,足以讓中國房地產市場肝膽俱裂。 (紅布朗)

〈台股青紅燈〉生技泡沫的開端?

〈台股青紅燈〉生技泡沫的開端?

美國NASDAQ指數最近回到4000點,當年網路泡沫化時的高點,那時全球投資人追逐.com的狂熱程度,與當前瘋生物科技股差可比擬。

根據外媒回憶,2000年9月正是本夢比盛行的達康(dot com)泡沫年代,科技公司CMGI的名字高懸在體育館,網路設備製造商JDS Uniphase股價飆到每股1000美元以上。當年的明星分析師Mary Meeker、Henry Blodget,一位已經沒沒無聞,另一位則在誤導投資人遭罰鍰後不可再進入證券業。而CMGI被其他公司合併,JDS Uniphase每股只剩下12美元,投資人幾乎看都不看。

生技新股近來幾乎成為台股IPO主力,其中科妍承銷價為83元,11月12日掛牌上市,掛牌日來到最高點88.2元,之後一路下跌,昨天收盤為82元,由高點至今下跌7%;久裕承銷價為53.9元,10月31日上櫃後,從當天最高的74.5元一路下跌,昨天收盤價為50.9元,不但跌破承銷價,離掛牌後高點跌幅達31.6%。

剛掛牌就有這麼大賣壓,手上會有這麼多籌碼的,除了大股東還會有誰?當最了解公司經營實情的大股東拚命在高檔調節時,是不是代表這個產業泡沫即將破滅?

李嘉誠賣房地產,被認為是香港房產泡沫將邁向幻滅的開端,那投資人要如何解讀生技新股沒有蜜月期的現象? (紅布朗)

QE造成美股泡沫?美前官員口水戰

QE造成美股泡沫?美前官員口水戰

〔編譯盧永山/綜合報導〕雷根執政時期的預算管理局局長史塔克曼表示,聯準會的量化寬鬆(QE)措施不僅在美股創造巨大泡沫,也在全球各種資產創造泡沫。前聯準會主席葛林斯潘則認為,美股不存在泡沫。

史塔克曼接受CNBC節目訪問表示:「聯準會正向全球輸出瘋狂政策,各國央行也一直在擴大資產負債表,因此全球所有資產都有泡沫,資產價格被誇大。各國央行失控是時間早晚的問題,當人們了解這些價格被高估時,就會開始恐慌。」

史塔克曼說,羅素2000指數週三再創歷史新高,本益比升至75倍,這完全不合理,過去1年該指數上漲43%,但成分股的獲利一點都沒增加。因此,這是一種金融資產泡沫。

葛林斯潘接受彭博電視訪問指出,明年美國經濟成長率料達2%左右,不及市場普遍預估的2.6%,並暗示儘管道瓊工業指數突破1萬6000點,美股並沒有泡沫。

野村控股股票研究團隊負責人柯茲表示,全球金融危機並不會主導明年全球股市,因為危機已告結束,證據包括美國房市轉好、美中經常帳逆差減少、歐洲核心和邊陲國家的借貸成本利差縮小等,認為明年全球企劃獲利將強勁成長。


但並非所有分析師都看好明年全球前景。Saxo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傑克布森表示,看多的投資人只是在追逐最近股市大漲的尾巴。歐洲央行在最新的金融穩定報告中則警告,聯準會縮減QE可能為市場帶來衝擊,呼籲決策人士做好準備。

《美債》殖利率連4跌 葛洛斯:FED到後年都不會升息

《美債》殖利率連4跌 葛洛斯:FED到後年都不會升息

回應(0) 人氣(595) 收藏(0)2013/11/27 07:03


全文網址: http://www.moneydj.com/KMDJ/News/NewsViewer.aspx?a=bc31dc35-a90b-4c84-a2a7-09a493c4050a#ixzz2mBtMAOrq
MoneyDJ 財經知識庫 

關於創業家的二十三件事

關於創業家的二十三件事
EMBA雜誌編輯部/文
布朗(Paul B. Brown)擁有三十年研究與訪問創業家的經驗,他在富比士雜誌(Forbes)網站上整理出,每個創業家都應該知道的二十三件事:1.正確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未來。
布朗(Paul B. Brown)擁有三十年研究與訪問創業家的經驗,他在富比士雜誌(Forbes)網站上整理出,每個創業家都應該知道的二十三件事:


1.正確預測未來的最好方法,是創造未來。


2.一個人有能力做出的最重要一個決定是:把時間花在哪裡。一個人只有有限的時間、精力跟能力,不可能去做每一件事。當我們面對投注全部心力的事情,會比選擇不花心力的事情,表現得更好。


要做跟不做什麼,真的是一個必須慎重選擇的決定,因為之後要做的所有事情,都來自於這個決定。
3.想要成功創業,沒有可能同時兼顧私生活。他從來沒有看過例外。


4.最傑出的創業家不是想出最好的點子,而是解決了市場的需求。誰都可以想出好點子,但是除非點子可以滿足夠多人的需求,足以支持一家公司,否則點子毫無用處。


5.所有成功的創業家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渴望讓自己的想法成真。真正想讓某一件事發生,是創業家最需具備的條件,比動機、專注力、行銷技巧等都更重要。


6.行動勝於一切。不要再想了,做就是了。


7.踩著聰明的小步閥朝目標前進。跟媒體報導給人的印象不同,最成功的創業家並不是會孤注一擲的人,事實上他們非常保守。他們會一小步一小步走,停下來看從之前走的一小步學到了什麼,然後把學到的東西,善用在邁出下一小步上,而不會去冒大風險。


8.如果希望建立一家成功的公司,不要當個控制狂。事必躬親,公司就沒辦法成長到超過一個人所能控制的範圍;一切事必躬親,公司的速度也無法很快,因為每件事都得有老闆的首肯,老闆會成為瓶頸所在。


而且一旦員工了解到,公司是以老闆為中心,他們沒理由再花時間想出好點子,反正一切老闆說了算。


9.不要再想加強弱點,把注意力放在優點上。長期來說,是強項讓人成功。


10.有能力把每一個障礙轉化為資源。


11.行銷的精髓在於,公司找出想把產品賣給誰,然後決定什麼原因會讓他們買下產品。


12.公司唯一需要的市場研究是,推出產品,看消費者買不買帳。


13.如果公司堅持要做市場研究,一定要問一個問題。向潛在顧客展示產品樣本,然後問他們:「你會買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請他們當場付錢預購;如果潛在顧客不願意真正掏錢購買,代表產品還需要改進。


14.想出如何收取別人欠公司的錢。直到公司現金流量吃緊以前,沒有人會先想到這件事。


15.需要一個聰明的顧問團,提供創業家新的角度與想法,讓他有人可以商量事情,並且提供誠實的回饋。


16.如果想要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擬出待辦事項清單。確定沒有忘了任何該做的事。


17.激勵自己,並且保持動力。開始一項新事物總是不容易,需要突破的困難會淹沒一個人。


18.如果狗不喜歡吃,那就是不好的狗食。公司的產品是不是好產品,不是由公司決定,只有顧客能決定。如果顧客不喜歡產品,那就是壞產品。換句話說,顧客永遠是對的。


19.如果顧客不喜歡公司的產品,公司推出再低的價格,再好的促銷活動,或者再聰明的產品定位,都沒有太大的用處。不受喜愛的產品就是不受喜愛,死守它不如推出不同的產品。


20.如果會失敗(有時候就是會),以最短的時間跟最少的代價失敗。每邁出一小步,永遠都要確認,自己還是在正確的軌道上。


21.真的要從錯誤中學習。


22.創新絕對要與公司的目標連結。沒辦法賺錢的創意只是嗜好,不是可行的商業概念。


23.在狀況好的時候交棒。

文章來源:EMBA雜誌第327期(2013年11月出版)

伊坎澄清股市相關言論:無法預測市場短期變動

伊坎澄清股市相關言論:無法預測市場短期變動

http://finance.sina.com   2013年11月19日 09:35   北京新浪網
  新浪財經訊 北京時間11月20日凌晨消息,激進投資者卡爾-伊坎(Carl Icahn)周二澄清了昨日發表的言論,該言論導致股市觸及當日低點。周二他表示預測短期內市場將會如何變動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為有太多變數。
  伊坎在其網站Shareholders’ Square Table上對昨日言論作出澄清,該言論是在路透全球投資前景峰會上發表的。當時路透社援引伊坎的言論稱:“目前我對股市持非常謹慎的態度。當下的市場可能很容易大幅下滑。”
  伊坎澄清道:“我對當前市場觸及的高水平感到擔心,關於這一點路透社的報導是完全準確的。但我同時在電話會議上明確指出,預測短期內市場將會如何變動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因為有太多變數。”他還補充道,當投資者對市場感到擔心時,經常都會在某種 程度上採取避險措施,而現在就該這樣做。伊坎稱,自2009年1月1日以來,他麾下投資基金的年化回報率為27%左右,而如果沒有採取避險措施,那麼還會更高。
  伊坎稱:“正如我經常所说的,想要預測短期內的市場變動,就好比是想要預測骰子將會轉出幾個7。”他還對有關蘋果公司(AAPL)的言論作出了解釋,稱其仍舊認為蘋果公司的股價遭到低估,並指出該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也持有同樣的觀點。但伊坎 同時批評稱,蘋果公司持有過多現金。他指出,蘋果公司並非“銀行”,“不應像銀行那樣運營,因為投資者並不是在投資一家銀行”。
  對伊坎昨日發表的股市相關言論,多名市場觀察人士均表示,僅僅一個人的力量不足以凌駕於市場之上。投資公司IG Markets分析師Stan Shamu指出,在股市上漲至當前水平時,投資者總會尋找理由來獲利出局。另一家投資公司Sarhan Capital的分析師Adam Sarhan也 認同這種觀點,指出市場“就其本質而言是反直覺的”。Sarhan稱其仍看好股市,但市場上確已出現泡沫。
  sarge986.com,首席經濟學家斯蒂芬-吉爾福伊爾(Stephen Guilfoyle)也表示,伊坎昨日言論並無新意。(金良/編譯)

陳忠瑞專欄-看見台股的美麗與哀愁

陳忠瑞專欄-看見台股的美麗與哀愁

  • 2013-11-30 01:51
  •  
  • 工商時報
  •  
  • 瑞展產經研究董事長 陳忠瑞
 齊柏林的紀錄片《看見台灣》引發大震撼,讓台灣人昇華看見台灣的美麗與哀愁,從小孩到老人,從百姓到官員,深切反思自己對這塊生長的土地做了什麼,以及未來什麼可做不可做,迴響必定深沉又久遠。
 台灣近年經濟悶,台股也跟著悶,GDP成長率連續兩年低於2%,股市周轉率也連續2年低於100%,雙雙創下幾十年來的新低紀錄,台灣經濟與股市也落入美麗與哀愁。
 先談談台股的哀愁吧!哀愁之一,就是交易市場呈現三低現象,即低周轉率、低成交值、低融資餘額。1997年台股周轉率還有407%,2002年217%,2009年200%,2011年120%,數字每況愈下,最近連續2年竟然不到100%,創下20年來最低紀錄。現在台股周轉率已經低於亞洲的上海、東京及首爾股市、甚至低於歐美的道瓊、那斯達克及德國等工業國家。台股融資餘額最高逾5,000億,現在才1,885億元,成交值以前動輒2,000億,現在日均量不足千億,孰令致之?
 台股哀愁之二,是不斷下修的景氣。經建會公布10月景氣對策燈號,又連四黃藍燈,如果不是6月曇花一現的綠燈,景氣燈號可能已經連續14黃藍。主計處三度下修台灣GDP成長率到僅有1.74%,創連續2年低於2%的紀錄,台灣景氣悶到慌,台股當然身陷哀愁。
 如果全球景氣也不行,台灣經濟向下沉淪也就罷了,偏偏美國經濟昂首闊步,歐日擺脫泥淖,中國大陸也持穩了,只有台灣連續下修,歐美股市今年平均漲幅在3成之間,唯有台股獨垂淚,過去十年來,全世界也只有台、日股市沒有創下歷史新高。
 台股哀愁之三,是不斷外移的產業,與不斷外逃的資金。經濟部公布10月外銷接單395.9億美元,創下歷史第二高金額,年增率也出現連四紅,的確優於市場預期,但是去年11月是史上最高的407.3億美元,連五紅機率幾乎微乎其微。
 而最令人憂心的是,海外生產比率大幅上升至歷史最高的52.9%,且已經連續四個月高於5成,其中資訊通信產品海外生產比重竟然高達87.7%,電子產品也高達51.6%,相對於出口連續2個月衰退,顯然外銷訂單已經無法反映在出口實績,這也是造成國內工作機會不足,薪資倒退嚕,消費不振,零組件商機流失的元凶,政府今年力倡鮭魚不但沒有返鄉,卻誘嗜血鯊魚回台炒房。
 10月商業營業額創新高,可能只是百貨公司周年慶,之前低迷消費累積成一次性支出而已。消費、投資、出口三大GDP要素皆不振,經濟成長一再下修,已經成為政府的新常態(New Normal)。
 目前國內幾乎看不到大型創新產業崛起,資金無處去化,M2金額達創新高的35兆台幣,銀行只有努力放款至房地產,使國內房地產放款占GDP比重,從1990年不到20%,現在已經飆破50%,在央行持續營造低利率環境下,炒房幾乎成為全民運動,奢侈稅、降低房貸成數等政策,有如隔靴搔癢。
 另一部份資金則轉戰海外,今年前三季已經流出296.8億元台幣,金融帳連續出現連續13季淨流出,13季來累計外逃資金高達新台幣3兆元。台灣雙率政策雖然不全是資產膨脹、出口不振的唯一因素,但說是幫凶也不為過。
 台股的美麗是什麼呢?有人說台灣最美的是「人」,台股也是一樣,經歷幾十年來的多空洗禮,台股仍舊有一批投資人,守著「三低」市場,寂寞地耕耘著失血的台股,在證所稅研議復徵時期,甚至被汙名化,他們還是不離不棄。
 其次,台股的美麗是,低盪台股仍然有眾多美麗的「隱形冠軍」企業,孤獨在貧瘠的台股孤軍奮戰,綻放出一朵朵美麗的小花。「看見台灣」,看見我們國在山河破,「看見台股」,只見股市在沉淪。
 (作者擅長以深厚的總經底子融入投資決策,成功避開三次萬點股災,更將其實戰經驗著作股海戰國策與股海煉金術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