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

外資7月爆走!M1、M2年增率雙降


外資7月爆走!M1、M2年增率雙降

鉅亨網記者王以慧 台北  2012-08-24  19:10 
台灣央行今(24)日公布7月M1B及M2年增率分別下降為2.88%及3.80%,兩者距離縮小至0.92個百分點,死亡交叉線型微幅收斂,央行解釋,主因是外資淨匯出所致。M1B、M2走勢自去年10月以來持續呈「死亡交叉」線型,儘管兩者距離曾一度縮小,但M1B已連3月下降,代表散戶指標的證券劃撥餘額也續創逾2年來新低,不過,外資自8月初來大舉買超台股,進而帶動大戶、散戶的交易意願,後續資金動能有望轉偏樂觀。
累計今年前7月M1B及M2平均年增率分別為3.32%及4.61%;而7月日平均貨幣總計數M1B及M2月增率分別為0.21%及0.23%,均較上月為高。
據統計,外資7月匯出力道大舉轉強,淨匯出高達27.93億美元(約合新台幣840億元),已是連4月淨匯出,且幾乎將今年以來匯入量全數吐回,其中,賣超台股達470.26億元,導致整體資金水位明顯下滑。
不過,外資自8月初以來已大舉買超逾935億元,資金回流台股的意願濃厚,後市的M1B、M2走勢有望逐漸擺脫死亡交叉的陰霾。
央行也表示,M1B年增率會受到基期、景氣、股市等金融交易影響,且在不同情況下會呈現不同變化,雖已近1年連續出現市場解讀的死亡交叉,並不代表資金動能有疑慮。
另外,7月底全體貨幣機構放款與投資月增率(以成本計價)為0.99%,較上月底為高;年增率由上月底的4.58%上升至5.21%,主因是銀行對民間部門及政府債權成長增加所致。
若包括人壽保險公司放款與投資,並加計全體貨幣機構轉列的催收款、轉銷呆帳金額以及直接金融,則全體非金融部門取得資金總額年增率為4.81%,高於上月底4.50%。

債券天王:QE3幾成定局


債券天王:QE3幾成定局
10:18:25
(中央社台北24日電)PIMCO創辦人暨共同投資長葛洛斯(Bill Gross)接受國家廣播有線電視公司(CNBC)訪問時表示,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的第3輪經濟刺激措施「幾乎是木已成舟」。

管理全球最大債券基金PIMCO的葛洛斯22日在推特(Twitter)貼文寫道,聯準會推出第3輪量化寬鬆(QE3)的可能性有8成。

葛洛斯昨天在CNBC表示:「幾乎是木已成舟了。」

葛洛斯受訪時表示,投資人應該買投資聯準會會收購和影響的抵押房貸相關債券等商品。(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10824

盤後資料 1010824


股市指數:7478       成交張數:2741370
                                     成交金額:  785E
                                            自營:     27E
                                            投信:     20E
                                            外資:   149E

自營買賣:      93E
投信買賣:      63E
外資買賣:  1129E   外資借券餘額:3,680,901

融資餘額: 1,808E   融券張數: 558,233張 

======================================================
台股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5658            85.0E           期指  7505   |   7114
投信     :         4413口            66.1E           期指  7473   |   7487
外資     :       26488口          396.3E           期指  7489   |   7476

股票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67355            45.2E
投信     :              0口                 0E
外資     :      34563口            23.6E

台指選擇權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187808           6.5E
投信     :         251口             
外資     :   205154           9.1E

摩台指未平倉口數: 160006


2012年8月24日 星期五

上銀 營收毛利率雙降

上銀 營收毛利率雙降
機電股王上銀科技公布上半年財報,每股稅後純益4.82元;第2季稅後純益6.29億元,較第1季增加逾12%,毛利率也比第1季提升,單季每股稅後純益約2.44元。
上銀上半年營收53.09億元,年減17.23%,毛利率37.03%,也比去年同期37.93%略低,稅後純益11.8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28%,每股稅後純益4.82元,亦較去年同期的6.76元減少。
但第2季跟第1季相比,上銀訂單有逐月增溫,單月營收站上10億元以上,毛利率與獲利都比第1季要來得好。由於上銀上半年業績不如預期,近期外資都站在賣方,股價表現疲弱,昨天以226元、下跌7.5元作收。
上銀董事長卓永財不諱言,今年上半年受歐債風暴及中國大陸內需下滑影響,業績較去年同期衰退許多,展望下半年接單可望走穩,但要回復去年景氣水準,可能要到明年第1季末或第2季初才會明朗。
上銀的未來營運動向,備受各界關注,上銀已訂下周一(27日)在台北喜來登大飯店召開法人說明會,說明公司營運狀況及未來展望。
【2012/08/24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上銀 營收毛利率雙降 | 上市公司 | 股市投資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STOCK/STO4/7316370.shtml#ixzz24PzC3NUq
Power By udn.com 

2012年8月23日 星期四

盤後資料 1010823


股市指數:7505        成交張數:2607629
                                     成交金額:  684E
                                            自營:     26E
                                            投信:     17E
                                            外資:   165E

自營買賣:      89E
投信買賣:      62E
外資買賣:  1142E   外資借券餘額:3,659,745

融資餘額: 1,800E   融券張數: 563,682張 

======================================================
台股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5798            87.0E           期指  8064   |   7356
投信     :         4425口            66.5E           期指  7385   |   7513
外資     :       26156口          392.7E           期指  7542   |   7501

股票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67164            44.8E
投信     :              0口                 0E
外資     :      34151口            22.8E

台指選擇權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181637           6.5E
投信     :         251口             
外資     :   201092           9.4E

摩台指未平倉口數: 166244


股民血本無歸 誰殺了太陽能?


    • 2012-08-23 
    • 第818期

    股民血本無歸 誰殺了太陽能?

    • /撰文/楊卓翰、賴筱凡

    曾經,有一群人懷抱著夢想,石油耗盡、氣候變遷考驗人類存亡,他們做的太陽能電池將能拯救世界。如今,這個夢,碎了。當太陽能從明星產業變慘業,連台積電都棄守茂迪,台灣太陽能產業為何六年燒光上千億元?一個太陽能廠前財務長的控訴,揭開台灣太陽能廠不能說的祕密。

    台南工業區裡,一家太陽能公司的作業員拿著掃把掃地。他照常輪班,工廠裡的機械卻沒在運轉。「最近這一個月,生產線關了一半。」這名年輕的作業員說,他所屬的公司專門生產太陽能多晶矽電池,成立於二○一○年──那是太陽能產業輝煌的年代,公司訂單接不完,產能二十四小時滿載。

    半年虧掉近一八五億元
    如今開始募資償還銀行債務

    但現在,產能利用率不到五成、作業員打雜。「我們公司算不錯了,還能領薪水。有些公司已經叫員工……『先休假』。」他不敢說「無薪假」,深怕這三個字太過精準地描繪出這個產業的慘況。

    畫面轉到台積電內部,上半年來台積電為了是否繼續投資太陽能,已經討論了好多回,「原本傳出要收掉的是(台積太陽能公司董事長)蔡力行在做的薄膜太陽能,誰知最後是在多晶矽收手,棄守茂迪。」業內人士不諱言,太陽能產業的慘況,連台積電也搖頭。

    你一定很疑惑,格陵蘭島的冰山快速融化,海平面不斷上升,上周石油價格每桶突破一一○美元,地球的能源正在耗盡,我們需要太陽能啊!是的,我們需要太陽能,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替代能源;即使如此,我們的太陽能產業卻半數面臨嚴重虧損,光是今年上半年,二十九家上市櫃太陽能廠就虧掉近一八五億元,只有三家賺錢。

    這個數字看起來不夠驚人,畢竟比起DRAM、面板廠單季動輒虧損百億元,太陽能產業半年賠掉一八五億元,顯然是小巫見大巫。

    然而,整個產業大幅虧損下,今年太陽能廠居然還要大舉募資,規模超過一三○億元,幾乎是上半年賠掉多少,就再跟股東要多少錢。過去六年,太陽能廠從台灣資本市場募走了二二○○億元,然而,這些錢泰半燒光,債務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打著償還銀行債務的名義,益通、旺能、昇陽科、中美晶……等,一隻隻籌資求現的手,又伸向了資本市場。

    這樣的劇情似乎有些熟悉,我們就從一位身價數十億元的食品公司董事長故事說起。

    第一幕:印鈔吧,太陽能!

    手裡握著白板筆,他振筆疾書,不停地在白板上寫下這些運算數字:「一般每度電生產成本十二元,我們如果用一條龍的方式,拿到便宜的太陽能板、組裝成模組,再出貨給電廠,每度電的生產成本可以壓到六元,扣掉管銷,毛利率應該還有四成……。」他是一家食品公司的董事長,身價數十億元。去年第一季的這一刻,他認真計算的不是賣出一個水餃可以賺多少錢,而是把錢投資於太陽能產業個股,比他賣水餃、做食品更賺。

    問他為什麼想投資太陽能?他一臉理所當然,「你看日本核災多嚴重,日本、德國都在關閉核電廠,現在投資太陽能,機會很好。」他胸有成竹,其來有自,因為這套說詞,是一個上櫃太陽能廠董事長向他做的簡報內容。

    這個景象,看在一位太陽能廠前財務長眼中,他搖了搖頭,露出一抹笑容,「這就是我們一貫的說詞:每天太陽都會升起,但石油有朝一日會用完,油價這麼高,投資太陽能怎麼會錯!」是啊,食品公司董事長也是這麼對我們轉述,儼然在傳誦真理般。

    對照現今太陽能產業的慘況,顯然這位食品公司董事長錯得徹底,就在他投資太陽能的一年後,股價腰斬再腰斬,成天掛在嘴邊的太陽能投資經,我們再也沒聽他提起了。

    「這就是台灣太陽能產業的問題,短視近利。」曾經,這位前財務長看著太陽能廠坐擁千元股價,股王光環彷彿是一種興奮劑,讓整個太陽能產業的人都輕飄飄,「做太陽能太簡單了,籌到錢、機器買進來,設備廠自然會把技術教給你,機台投入生產,鈔票就這麼開始印了。」

    一切看起來很簡單,他進一步解釋,太陽能電池的製程和半導體很像,但難度只有半導體的十分之一,技術都握在設備廠手上,比起蓋一座晶圓廠要三百億元,「蓋好一座太陽能電池廠,包括設備,只需要三億至五億元,三個月就可以開始生產。」對比晶圓廠、面板廠的巨額投資,蓋一座太陽能廠,輕鬆愜意。

    「因為(進入門檻)簡單嘛,上、下游沒有人想去碰,包括我自己也是一樣……,我們只是在這個供應鏈找一個位置卡位。」華宇光能董事長李森田很坦白,但他不是唯一這麼想的老闆,而是整個台灣太陽能廠業者都難脫這種思惟。

    蓋廠門檻低、快速量產,造就台灣太陽能廠畸形產業結構,一堆人搶著做競爭最激烈的電池模組製造與代工;然而,毛利高、技術難的上游原料與下游系統整合的品牌,卻沒人碰。

    第二幕:研發就是擴產、擴產、再擴產

    會議室裡,一家太陽能廠董事長正嚴厲地喝斥著採購人員,「不要告訴我缺料,缺料就想辦法去找料,與原料供應商簽長約,三年、五年都可以!」
    他之所以這麼急,因為二○一○年市況最好的時候,太陽能電池原料多晶矽的價格,在短短時間之內翻漲逾倍,景氣大好,他必須要趕快買原料,才能投入太陽能電池生產。

    這一幕,活生生地在台灣多數太陽能廠裡上演,「這不只發生在我們公司,而是所有的太陽能廠都在想盡辦法簽長約。」某相關業者內部人員回憶當時的「非理性購料」盛況。

    於是,太陽能廠鞏固料源、簽訂長約的新聞,如雪片般飛來,「簽了長約的隔天,消息見報,股價就拉兩根漲停板,老闆們就能多爽兩天。」一位業界人士傳神地描繪著太陽能廠公司內部的怪象:研發工程師們忙著在看股價,他們緊盯電腦螢幕,看的不是生產良率,而是手上技術股的股價報酬率。

    「你會覺得很好笑,我們寫在財報上的那些研發費用,全部都拿來擴產,真的用來研發技術的,一塊錢都沒有!」這是一位太陽能大廠前財務長的說法;這句話,就像利劍般,血淋淋地刺在當前太陽能產業全線崩潰的事實上。

    在太陽能產業裡,每個老闆都在思索,如何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生產最多的電池,有料、有產能,就有錢賺,昱晶就是最好的例子。○五年成立,兩年後登錄興櫃,股價暴衝至四○二元,靠的就是「拿料換獲利」。
    在這位太陽能廠前財務長的口中,太陽能產業裡,「有料、有獲利、就有漲停板」幾乎是致勝鐵律。「所以,每個人想的是如何quick rich(快速致富),誰在乎技術研發,根本沒有人在做這件事。」

    然而,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一齣太陽能供料長約惡夢的悲劇,才要接著上檔。

    一○年,太陽能多晶矽價格出現反彈,太陽能廠紛紛搶料,「光是新日光一年內就簽了八張長約。」一名業內人士說。搶簽長約固料的狀況,從各家財報的預付貨款就能略見端倪。當年,新日光帳上預付貨款就提列了三.四一億元。

    若以當時多晶矽價格每公斤八十美元為簽訂基準,每年價格遞減二○%,換算下來,今年新日光取得多晶矽價格每公斤約五十美元。「可是,你看看現貨市場上,一公斤多晶矽才多少錢?是二十美元耶,笨蛋都知道要從現貨市場上買才便宜。」前財務長說,長約夢魘開始如影隨形,逼得各家太陽能廠喘不過氣來。

    因為,為了能夠穩定取得原料,太陽能廠在簽訂長約時,多半需要預付貨款,再依拿料數量,退還貨款。「所以,如果你不執行合約,等同違約,預付貨款的錢就拿不回來,但現貨市場一公斤才賣二十美元,你的成本卻要五十美元,每拿一公斤就現虧三十美元。」太陽能廠的老闆們陷入了進退兩難的窘境。

    「現在很多廠商寧可毀約、或是壓著不進貨,否則根本無法承受成本壓力。」工研院太陽光電分析師王孟杰說。進貨,代表必須認列巨額的損失;不進貨,就要支付數億元的違約金,「現在台廠正為當初不合理的長約付出代價。」

    第三幕:價格血流成河,但大陸還在生產

    大陸新疆的邊境,一望無盡的黃土上,樹立起了一片片的太陽能板,除了突兀,很難找出其他形容詞,但這就是現實。「大陸十二五規畫裡,新疆是重要的示範區,一五年之前,新疆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要超過兩千兆瓦。」業內人士說,這個數字有多可觀,台北一○一大樓一整天的用電量也不過一五○兆瓦,而新疆一小時的發電量,就能讓台北一○一大樓用兩周,而且從原料到系統,都是中國供應鏈。

    中國,成了台灣太陽能業者的新惡夢,中美矽晶董事蔡文惠說。

    「大陸業者什麼都不會,最會的,就是跟你殺價!」蔡文惠的話,一點也不誇張,大陸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從零開始,從○八年至今,成長超過四倍,全球有六成產能都在大陸手上,影響力超乎想像。

    反之,台灣太陽能電池的全球市占率,卻從○八年的一五%滑落到去年的九%。市場,正逐漸被大陸瓜分掉;價格,也從○八年的每瓦四.七美元,落到現在的二.五美元。

    為什麼台灣有雄厚的半導體技術背景,卻還打不過中國?業者指出,雖然台灣生產的電池良率較好,但轉換效率也只比中國高出○.二%個百分點,無法做出差異化。「以前,我們的半導體、面板技術大幅領先,可是,在太陽能這一關,我們與大陸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太陽能廠的前財務長說。

    下游的客戶,自然選擇價格較低的中國電池。「這次美國告中國廠商反傾銷,就代表一件事:中國根本不怕削價競爭。」多次與中國廠商交手的蔡文惠發現,大陸業者殺價的祕密在於,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大陸政府背後撐腰。

    「中國的成本並不比台灣低多少,但是它們出口可以享有一七%的退稅優惠。也就是說,就算它們賣一塊賠一塊,還可以賺七毛!」蔡文惠說。「這樣要我們怎麼與它們競爭?」地方政府資金的挹注,讓大陸太陽能廠能挑起台灣中小企業無力進行的大案子。「大陸現在蓋的太陽能電廠,造價都要三十億美元(約一千億新台幣)左右,台廠連虧損都沒辦法打平,這種大型的系統建設根本不用想。」

    至於品牌系統整合,正是太陽能食物鏈的最頂端。如同蘋果供應鏈中游只能分到微小的毛利,西門子、奇異公司這樣的太陽能系統品牌,才是整條產業鏈真正的獲利贏家。而專注在中游製造的台廠,空有一堆產能,最後,還得靠大陸系統商當出海口。

    第四幕:歐債難解,斷了太陽能補貼奶水

    同一時間,場景移到了歐洲,這裡是全球太陽能最大的市場,劇變正在發生。

    歐債危機遲遲難解,義大利及西班牙政府沒錢了,但諷刺的是,它們卻是太陽能產業裡的大買主;捉襟見肘的財政,讓義大利與西班牙的太陽能補貼一砍再砍,今年以來,太陽能補貼已經砍了三成。而全球最大的太陽能市場德國,也因為太陽能裝設量已超過預期,開始降低饋網電價,減少民間的太陽能產品需求(編按:饋網電價,是德國為鼓勵太陽能發展,以相對高價收購太陽能電力,提高民眾安裝的意願)。
    供給面不斷衝產能、需求面卻一邊砍補助,全世界的太陽能供需,就像失去控制的車子,急速失衡。根據國際組織Solarbuzz的報告,今年全球太陽能電池的產能將多出一.四萬個百萬瓦(MW),幾乎是台灣年產量的兩倍。

    雖然台灣政府努力想擴充內需市場,但開出的計畫對台灣龐大的產能僅是九牛一毛。經濟部推動台灣市場的「陽光屋頂百萬座」計畫預計在一六年裝設六三○百萬瓦的太陽能板,這個數量,台灣太陽能廠一個月的產能,就能填滿。而政府的終極計畫,是在十八年後讓太陽能安裝量達三千百萬瓦,這僅是所有台灣太陽能廠五個月的產能。

    也難怪,這位太陽能廠前財務長判斷,台灣太陽能最糟的情況還沒有來。「現在台灣廠商只能先丟存貨,拚現金、撐下去。」

    但這樣的遊戲能夠玩多久?「很快!雖然台灣太陽能廠的財務狀況比大陸廠好,但負債比逐漸攀高,銀行要借錢給太陽能廠,都得再三考慮。」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看到雖然集中市場裡的太陽能廠,虧損一個比一個嚴重,增資金額卻一個比一個大。

    「這個產業沒有長期投資、以及穩定的資金平台,一定會死掉。」李森田投入太陽能產業後沉潛多年,最後終於認清事實,「如果台廠不再改變代工、炒短線的思惟,太陽能會變得與DRAM一樣慘!」因此,他將華宇光能轉型成電廠系統商,專攻大型的聚光型太陽能電廠系統。負債投資多年後,最近終於做出成績,除了在中國、歐洲陸續接到案子,近日他也完成在台灣的第一座電廠。

    同樣的,台達電○七年也轉型走入系統品牌;無獨有偶,今年四月,茂迪也成立光電儀器部,啟動幫助民間住戶貸款裝設太陽能的「陽光存摺」系統設置專案,就為走出代工宿命。

    台廠換腦袋!太陽能整併潮才正要來臨

    不過,市場上依舊可以看到許多廠商仍緊抱過去思惟,懷抱著「撐過這波低潮,就會有陽光」的期待。

    資策會光電產業顧問高鴻翔就不諱言指出,台灣太陽能產業黎明來臨前,將發生一波整併潮,「到時候淘汰的,一定是只等待供需自動回穩,不願主動改變的廠商。」

    過去六年,台灣太陽能產業燒掉逾二千億元,讓明星產業變成了慘業。錯不在太陽能夢太美,而是台灣太陽能產業裡一幕幕不能說的祕密,揭開台灣太陽能廠的短視心態,埋下了巨額虧損的大炸彈。

    不論如何,每天太陽依舊升起,地球資源還是在消耗,氣候變遷關係著人類存亡,我們是需要替代能源,但比起只有五年獲利光景即面臨虧損、倒閉危機的太陽能廠,我們更需要能夠永續經營、看長不看短的太陽能廠。(尊重智慧財產權,如需轉載請註明資料來源:今周刊 http://www.businesstoday.com.tw 謝謝!)

    2012年8月22日 星期三

    盤後資料 1010822


    股市指數:7497        成交張數:2567272
                                         成交金額:  625E
                                                自營:     21E
                                                投信:     17E
                                                外資:   126E

    自營買賣:      93E
    投信買賣:      64E
    外資買賣:  1097E   外資借券餘額:3,687,745

    融資餘額: 1,796E   融券張數: 563,916張 

    ======================================================
    台股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5533            82.7E           期指  7517   |   7383
    投信     :         4342口            65.0E           期指  7468   |   7490
    外資     :       27178口          408.3E           期指  7500   |   7480

    股票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66318            44.3E
    投信     :              0口                 0E
    外資     :      33860口            22.1E

    台指選擇權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170142           6.3E
    投信     :         251口             
    外資     :   189142           8.7E

    摩台指未平倉口數: 171342


    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

    盤後資料 1010821


    股市指數:7507        成交張數:3015969
                                         成交金額:  780E
                                                自營:     33E
                                                投信:     17E
                                                外資:   236E

    自營買賣:      93E
    投信買賣:      68E
    外資買賣:  1096E   外資借券餘額:3,716,158

    融資餘額: 1,789E   融券張數: 554,231張 

    ======================================================
    台股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5504            82.6E           期指  7511   |   7453
    投信     :         4374口            65.7E           期指  7533   |   7515
    外資     :       29479口          442.8E           期指  7478   |   7507

    股票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66736            44.8E
    投信     :              0口                 0E
    外資     :      33464口            21.0E

    台指選擇權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151299           5.7E
    投信     :         251口             
    外資     :   188371           8.8E

    摩台指未平倉口數: 171342


    標普突破4年高點

    【美股開盤】標普突破4年高點
    2012/08/21 21:45 中央社 

    (中央社台北2012年8月21日電)美國股市開高,帶動標準普爾500指數衝破4年來最高收盤水平,市場猜測歐元區領袖將在化解當地債務危機上有所進展。
    台北時間晚間9時31分,道瓊工業指數漲0.10%,報13285.50點;那斯達克綜合指數漲0.35%,報3087.02點;標準普爾500指數漲0.24%,報1421.58點;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52%,報404.39點。
    標普500指數突破4月2日所創4年收盤高點1419.04點。
    俄勒岡州D.A. Davidson & Co.首席市場策略師狄克森(Frederic Dickson)表示:「美股仍在盤整,並對夜裡歐股走高做反應。」「西班牙公債殖利率稍微降低,接著就等歐洲領袖會議陸續登場。」(譯者:中央社尹俊傑)

    別選股或找人替你選股!黑天鵝作者:打不贏大盤就買進大盤


    別選股或找人替你選股!黑天鵝作者:打不贏大盤就買進大盤

    鉅亨網吳修廉 綜合報導  2012-08-20  21:31     
    黑天鵝作者認為 圖自flickr
    《黑天鵝效應》作者認為人們也許應該停止選股或選人代為選股 直接買進大盤指數 圖自flickr
    暢銷書《黑天鵝效應》作者及數學家 Nassim Taleb 近來敬告天下的母親:「別讓你家的小孩進入投資圈!」
    據《TIME》報導, 他撰寫了一篇名為《為什麼進入投資圈不是個好主意?》的簡短論文,主張無論從業者技術多高明,都無法跟那些運氣好的投資者匹敵。
    Taleb 多年來都主張,運氣影響每個人生命中的部分,遠多於人們願意承認的程度,而在投資的世界中,被隨機性愚弄的現象又更加明顯,因為沒有人真的知道怎麼預測市場走向。
    要證明他的論點,需要高深的數學技巧,但論證背後的邏輯是非常簡單的:有越多基金經理人存在,其中一些人的投資績效就越有機會超越大盤。
    又因為投資人很容易把天分跟運氣混淆,所以資金又會往績效最頂尖的基金集中,據行為財務學者 Brad Barber 與 Terrence O’Dean 的研究顯示,投資人購買的基金當中,有超過一半績效排名在前五名。
    Taleb 在表面上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就算真的有人擁有擊敗大盤的選股技術,他的表現也還是不如那些僅靠僥倖的基金經理人,所以進投資圈發展並不是個好主意。
    但他的文章對投資人來說其實還有更深的內涵-過去的績效真的不能代表未來的績效,不要去追逐績效良好的投資標的,因為這些受到運氣驅動的績效表現,很可能在未來又會回歸平均值,甚至落後平均。
    以 Bill Miller 管理的 Legg Mason Value Trust 基金 為例,這檔基金從 1991 到 2006 年,曾經連續 15 年表現超過標準普爾 500 指數,但是在接下的 5 年內,因為 Miller 壓注 AIG、Wachovia、Freddie Mac、Bear Stearns 等公司,導致該基金縮水 30%。
    難道連續 15 年的優異表現都不足以證明 Miller 的成功並不只是偶然?Taleb 認為這就好比1000 個人一起丟銅板,那很可能會有人連續丟出 15 次正面。
    所以 Taleb 認為也許人們應該停止選股或挑選替他們選股的經理人,直接買進大盤指數。

    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

    盤後資料 1010820


    股市指數:7432        成交張數:2418887
                                         成交金額:  587E
                                                自營:     28E
                                                投信:     15E
                                                外資:   109E

    自營買賣:      91E
    投信買賣:      65E
    外資買賣:    973E   外資借券餘額:3,704,660

    融資餘額: 1,789E   融券張數: 540,164張 

    ======================================================
    台股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5369            79.9E           期指  7480   |   7499
    投信     :         4328口            64.4E           期指  7469   |   7441
    外資     :       27896口          414.8E           期指  7432   |   7431

    股票期貨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71897            46.6E
    投信     :              0口                 0E
    外資     :      33510口            20.3E

    台指選擇權              未平倉口數
    自營商 :   135418           4.8E
    投信     :         251口             
    外資     :   179685           7.5E

    摩台指未平倉口數: 16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