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1日 星期一

紐時專欄/美股這波漲勢 全靠信心拉抬…

紐時專欄/美股這波漲勢 全靠信心拉抬…
房市、股市和整體經濟的復甦,終於出現持續的動能─或者大家都這麼認為。
這種調點似乎基於幾個明顯的事實。失業率從2009年10月的10%持續下滑,上個月為7.7%。更驚人的是,股市從2009年至今翻漲一倍,過去6個月格外強勁,上周道瓊工業指數改寫收盤新高,標普500指數也逼近空前高點。
房市景氣(經季節調整)持續上揚。標普/凱斯席勒統計20大城市的房價指數去年上漲7%。種種生氣蓬勃的跡象。這類討論通常點出系統性復甦的重要訊號:信心。大家熱切盼望市場出現重大進展,美國人已經放下2008年金融海嘯的恐懼。
心存希望很好,但我們得謹記,股市、房市和整體經濟變化的關係不大(我們經濟學家會說他們只有低度關聯),而且三者都容易遭逢急遽變化。
這些複雜因素,讓情況有其他可能發展:我們會抵達另一波股市高峰嗎?房市起飛是不是曇花一現?我們會不會再次步入衰退?
這其中當然有風險。國會深陷於預算危機和國債的對立;歐洲、亞洲和中東的問題可以輕易動搖人們的信心。2009年至今,市場對歐洲的信心屢屢遭遇突發、劇烈的變化。我們有理由相信美國能免於同樣的動盪嗎?
我一直對社會心理和經濟如何影響信心感到困惑。情緒因素和世界觀改變為何導致市場翻轉的研究不多,最常援引的消費者信心和信心指數似乎,無助於洞察量化數據背後的變化。此外,我們還不了解信心的哪些因素會驅動經濟的各個面向。
我和同事從1989年起蒐集資料並編纂指數,其中之一為「估值信心」,即調查受訪者認為股市「未被高估」的比率。根據截至2月的6個月移動平均線,72%法人和62%散戶認為股市未被高估,似乎信心充沛,但仍不及股市2007年登頂前的約80%。這和股市有什麼關係?我20多年前和哈佛教授康貝爾(John Campbell)創立「周期性調整本益比」(CAPE,反映標普500成份股實質獲利的10年平均值),CAPE最近徘徊在23,遠高於歷史平均的15,代表股市估值過高,未來報酬率可能低於平均。
我們比較目前和過去幾個股市重要時期的估值、信心和CAPE 。2000年春天股市迅速登頂,僅33%法人和28%散戶認為股市未被高估,當時CAPE升至46、是1871年統計資料迄今最高,這代表1990年代經濟繁榮確實產生泡沫,投資人懷疑他們或許得趕快退場,當他們嘗試這麼做,股市跟著崩盤。
再參考2007年10月另一波股市高點(此後股市暴跌逾50% ),CAPE為27,82%法人和74%散戶認為股市未被高估,皆與今日情勢相仿。當時投資人不認為有泡沫,覺得股市崩盤機率很低。但結果是股市迅速重挫,起因似乎不是長期泡沫終於破裂,而是源於次貸危機和一連串投資人不知情的金融問題。很顯然,信心可以突然改變,人們隨時可能擔心股市崩盤。
今日的金改法案和其他監管變革或許有助於預防另一場危機,但主管機關對導致信心遽變的想法,幾乎束手無策。
重要的是,股市已經6年未曾創造名目新高。若是經通膨調整的標普綜合總回報指數,已有13年不曾改寫紀錄,代表整整13年投資股市無法帶來實質獲利,這個事實恐怕不是信心的好理由。
但公眾想法很難了解。我們可以繼續研究,而且股市或經濟再次大幅轉變時,仍然感到困惑難解。
(作者Robert J. Shiller是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編譯余曉惠)
【2013/03/11 經濟日報】


全文網址: 紐時專欄/美股這波漲勢 全靠信心拉抬… | 國際財經 | 全球觀察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WORLD/WOR2/7749969.shtml#ixzz2NFLHQuBP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